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2021年度)的通知要求,2021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的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特别资助分为站前(第三批)和站中(第十四批)两种类型,现将站前、站中特别资助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站前资助:
1、资助介绍:特别资助(站前)是为吸引新近毕业的国内外优秀博士进站,在自然科学前沿领域从事创新研究实施的资助,由专家会议评审确定资助对象。2021年国家资助人数约400人,资助标准为18万元。获资助人员须在资助名单公布后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资助资格。
2、申报条件:
申请人须为2021年度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不超过35周岁(1985年3月31日之后出生),且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
(2)、拟进站人员须是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2021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拟进站人员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该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且原则上可为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
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进站不超过4个月(须为2020年12月1日之后进站),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20年1月1日(含)以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3)、申请项目须为《基金资助指南2021年度》P6-P8表1中所规定的学科领域、研究方向,涉密项目不得申报;
(4)、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组织实施的各类博士后国(境)外交流计划赴外的项目(学术交流项目除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不得申请。
3、申报方式:自2月1日至3月31日,申报人可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系统中上传《特别资助(站前)申请书》、身份材料、《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等扫描件,不需要提交任何纸质材料;4月初学校审核申报信息、系统提交。
二、站中资助:
1、资助介绍:特别资助(站中)是为了激励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增强创新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的资助,由专家会议评审确定资助对象。2021年国家资助约800人,资助标准为自然科学18万元,社会科学15万元。
2、申报条件:2020年12月1日前进站(以中国博士后进出站系统中进站时间为准)且目前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其它请参见《基金资助指南2021年度》P10-12。
3、申报方式:自2月1日至3月31日,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系统中上传《特别资助(站中)申请书》和科研成果材料。因指标限额,站中申报需校内评审选拔并公示,请申请人在线打印纸质申请书,并与纸质科研成果证明材料装订成册1份,于3月31日前交至仙林校区行政北楼(扬州楼)530室。纸质材料以申请书封面作为封面,左侧装订,加目录并用铜版纸胶装成册。
流动站(院系)请于3月31日前在系统中审核本流动站申报人申报信息并提交至学校。
凡符合申报条件的我校在站博士后均须参加特别资助的申报工作,望在站博士后人员互相转告。各院系人资秘书老师应在本单位积极宣传动员优秀博士毕业生申报站前特别资助。
特此通知。
联系人:胡老师(025-89683253,ndbsh@nju.edu.cn)
人力资源处
2020年12月22日